唐人街代表了浓浓的乡情。
如同其它在北美的华人一样,每逢周末或假期,我都要来这里,吃些自己最喜爱的中国小吃,买些中国粮油杂货,看看悬挂四周的中文招牌,逛一逛中文书店、中药店,听听中国各地方言,说说自己熟悉的中国话。对一个漂泊异乡的人来说,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最亲切不过的。如果能够暂时忘记我们身处他乡的话,恍惚之间,我们仿佛置身于中国的某处街市了。于是我理解了早期的华人对于唐人街的情感。这里简直就是一个治疗“思乡病”的地方。那个时候的人们不像现在的我们,想回中国的话,只要今天能订到机票,不日便可踏上故土了。几十上百年不能回中国,想起中国了,他们只能到唐人街的中国餐馆吃上一顿晚饭。餐馆里播放的音乐是中国的,服务生也是同样肤色的中国人。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感觉自己并没有离开中国。
相较多伦多的唐人街,我更喜欢蒙特利尔的唐人街。这里有最具特色的牌坊和石狮子,是1998年由蒙特利尔市政府与上海市政府合建的。蒙特利尔与中国上海是姐妹城市。为此,1991年蒙特利尔在植物园内开辟了名为”梦湖园”的中国江南式园林。因为是蒙特利尔与上海的合作,所以名字中有蒙、沪两市市名的谐音。
中国的牌坊,简称坊,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建筑类型。这种类型早已被海外当作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在西方很多城市的唐人街都建有牌坊作为标志。见到这种牌坊与石狮子,我们仿佛回到了故国一般,那浓浓的乡情顿时从遥远的记忆中流淌到我们心里。心里便是一阵子的发热。
然而呆久了,我们对唐人街的感情就变得复杂了。曾几何时,唐人街变成了赃、乱、差的象征。
据报道,多伦多市十大垃圾黑点之中有3个位于华裔社区。食肆、超市和商铺林立的中区华埠心脏地区,即士巴丹拿街与登打士西街交界处,就被当局评为全市最肮脏的地点。蒙特利尔唐人街的状况未见诸报道,但是我们有眼睛自己去看,因此我在这里就不多加评论了。
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美国纽约法拉胜的唐人街的。有一篇文章是这样描述法拉胜唐人街的:“出门右手边,就是目前法拉盛地区快餐盒饭卖得最火的店铺之一,也是食品剩余物容易被遗弃的重要区域之一;而左手边几米远的地方,就是长岛铁路通过法拉盛的那座大铁桥,楼下长年不散的腐臭和尿臊气,显然对他每天早上享受一个葱油包和一杯咖啡的兴致有所影响:就在花旗饼屋门口,人行道边一个污水坑里积水的颜色已经接近扔在水坑里的一截烟蒂的“过滤嘴”的褐黄色了”。那是一年前看到的一篇文章,不知道今年的法拉胜是否有所改观。
我们通常以为,如果我们不是店家,不是住在唐人街,那么管它赃不赃呢?这种想法是幼稚无知的。
2001年3月,英国的猪发生口蹄症,英国的《泰晤士报》在头版声称口蹄症源自一家中国餐馆,并指结论来自英国政府农业大臣的一项调查。至此,整个伦敦及周边地区的华人饮食生意大幅下跌。唐人街合共160个华人团体发起大规模的示威,百多间食肆发起罢市,要求英国农业部尽速为有关报道作出澄清。在英国华人抗议声下,农业大臣终于与部分英文传媒划清界线,向华人社区作出澄清,称并没有指华人餐馆或杂货店为口蹄症的祸首,同时暗示当局有可能考虑对受影响的华人作出赔偿,事件才告一个段落。
这一事件表明,一个不卫生的环境,对整体形象会产生多么糟糕的影响。我们如何能够防止不知情的人,会把一些标签加诸于我们每一个华人的头上呢?所以,关心唐人街,实在是我们每一位华人的义务啊。
蒙特利尔唐人街是幸运的。1995年,蒙特利尔市政府召集了圆桌会议,渐渐形成了个唐人街的规划方案。之后不仅修建了牌坊与石狮子,还在部分街道铺设了路面,安装了漂亮的街灯。整个唐人街的环境大大地改观了。而在此之前,蒙特利尔唐人街经历了一段萧条时期,差一点就自生自灭了。唐人街的发展一直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期盼已久的文化宫也是几起几落,最近才有了眉目。因此我们不能停留在目前的这个地步上,因为唐人街其实是很脆弱的。我们需要真正爱唐人街的人来关心她,我们需要自己动员起来关心她。
说到唐人街的脆弱,我想起伦敦唐人街的救亡故事来。
那是2003的年4月,香港新界名门旺族戴氏家庭,因为债务问题而将唐人街东部地段一栋37000平方尺的地标建筑--红砖屋出售给了一位英国人。于是这一建筑内17个商户的命运也就发生了变化。租约届满之后,新的业主要加租三到五倍,同时华人在英国经济建树的象征之一的六角亭也要拆除。于是在鸡年的农历新年期间,本当热热闹闹欢度佳节的时刻,唐人街的商号、华人,不得不发起一场救亡行动,来拯救自己的家园。不仅仅是商户,红砖屋、六角亭还牵动了伦敦整个华人社区的心。人们用寄名信片的方式,向唐人街所在的西敏寺市议会表示不满,并游说市政府进行公开的咨询。华人社区认为,虽然西敏寺市议会表示对重建项目并不知情,开始时还对西敏寺市议会有幻想,但目前的行动已表明,站出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才是最实际的做法。
一有风吹草动,唐人街就会面临灭顶之灾。但即使是如此,我们有多少人能够意识到这种随时可以降临的危难呢?有人可能会漫不经心地说,唐人街消失就消失了吧,用得着这么上心吗?我们还是来听一听伦敦老华侨的话吧:“唐人街的租金可以讲是地王。重要的不单是向市政府纳的税。唐人街之所以有今天,是我们华人辛苦工作的结果。运动开始以来,很多老华侨讲,上世纪50、60年代,这里主要是红灯区、丽人街,是卖旧电器的。是我们50年用血汗辛劳,换来今天的环境。俗语说,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耕瘦田的是我们华人,现在想分一杯羹的是发展商。”一夕的变局,华人几十年的心血就可能白白消失了。
对于蒙特利尔唐人街来说,她还见证着我们老一辈华人华侨的沧桑。就是在这唐人街,我亲眼目睹了那份“人头税”的纸。满含心酸与血泪的老人们,至今还住在这一带。
可惜的是,唐人街常常是麻木的。不仅对随时可能降临的危局是淡漠的,对自己的命运也同样是淡漠的。我们不知道,随时都会隐降临的危局,会不会降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人们不知道,我们的外部世界,那个“有色眼镜”是多么的可怕。
《今晚不去唐人街》,是蒙特利尔华人圈子里的知名作者江湖先生在《蒙城华人报》上发表过的一篇文章。我很喜欢这篇文章。江湖从一部电影说起,给我们描述了“有色眼镜”是如何形成的。作者与一位白人朋友一起去看的这部电影。看完这部电影之后,这位朋友和作者一起沉默地走出电影院。“在阳光下,他面色凝重,看我的时候形容怪异,好像刚发现我是个异类,他说:我改主意了,今晚不去唐人街。”
在我们无法掌握的外部世界中,任何一件事情,都会给我们,给我们的唐人街造成最坏的影响。这个世界还远远没有进化到人们能够理性地看待美与丑,善与恶的地步。难道我们就这样听任这个世界由一些我们并不欣赏的人在那里渲染她的颜色?难道我们对此有什么样的所做为了吗?作者的心情我是能够理解的。作者在结尾写道:
“这部影片和这些言论,还没有从坡上俯冲而下,就被建筑群中耸立的千年象形文字化解得无影无踪,在由四座牌楼象征性地构筑成的福天洞地里,社团和众多的侨领们怡然自得,这个人群的哨兵早已溜号,消息树也不见了踪影。唐人街里景象万千,阴谋和绞杀从没有间断,人们蝇营狗苟,有人正在诅咒,有人正拍着胸脯自吹自擂。有一天我也混迹其中,打着饱嗝,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摇头晃脑悠闲度步。”
淡漠,就是助长了我们的不幸的发生。
早年间,海外中国人回国不易。在国内的中国人出国也不易。我还在国内的时候,一位亲戚出国了,到了唐人街了,回国后以一种兴奋的心情给我讲见闻,提起唐人街来好像在是在讲述一个梦幻的世界,让我憧憬不已。可以说,唐人街是每一个中国的人的梦,是一叶漂泊于海外的小舟,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她承载了我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多少的恩恩怨怨,多少的欢乐与苦涩的情感。唐人街已经变成了我们文化当中的一个符号。
不知道伦敦唐人街的危局是否已经过去了;不知道法拉胜的唐人街是不是开始了商业街区改进计划的实施;不知道蒙特利尔唐人街国文化宫而掀起的喧嚣是不是已经沉寂下来;不知道多伦多的唐人街是不是又多一些像陆斌一样的义务清扫员。让我们为我们的唐人街祈祷、祝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