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健,留日博士,现任浙江大学(下简称“浙大”)副校长、浙大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浙大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大中控集团董事长等职。1986年10月至1989年1月在日本京都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1989年3月至1991年3月在浙大做博士后研究,1991年3月开始在浙大任教,1993年创建浙大中控公司。1999年4月被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
1989年初我从日本留学回到浙大工作。之初,我觉得应该像在国外一样仅仅从事基础性研究工作,那样既体现水平,又相对轻松。但几年过后觉得中国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创新性成果,同时需要科技推动经济的发展,解决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技术的关键问题。自当时的国家计委(现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浙大设立了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92年)后,我更加体会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是多么重要。
1993年,我们创建浙大中控公司,走产学研结合之路。12年来,浙大中控公司已经开发出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形成了年产值7亿元人民币的规模(2004年),预计2005年将达到9亿元左右,而且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
创新之路
16年前,当我刚刚留学回国之时,中国正面临着自动化行业的寒冬。国外大的自动化厂商如Honeywell、横河等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其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居高不下。而国内尚未推出有竞争力的同类产品,国内的自动化公司大多数都是国外公司的代理,从事着低附加值的劳动。自国家计委批准成立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后,我们觉得必须走出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新路。
在孙优贤院士的带领下,我们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框架下成立了一个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的实体——浙大中控公司。浙大中控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白手起家,并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的技术开发创新之路。
创业之初,我们的产品相对单一,市场竞争压力很大。各种各样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在资金、人力资源等各方面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还要不要继续投入?是坚持自主创业还是做“买办”,从事附加值较低的生计?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如果当时我们和业内的许多同行一样,也去做国外产品的代理商,从赢利的角度来看,可能与我们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差不多,并且短期来看风险也要小得多。但是经过反复思索,我们还是决定走自己的路。
自主开发出第一代DCS系统当时的浙大中控集中全部力量开发集散控制系统(DCS),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于1993年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现计算机控制系统1:1热冗余的七项准则,并成功地开发出第一代SUPCONJX-100DCS,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国内空白。经鉴定,该系统在主要技术性能上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浙大中控的DCS出现,使自动化领域国货与洋货的价格也从之前的1:3迅速下降至1:1.2。
随后,我们又率先开发生产了无纸记录仪;第一个尝试把以太网技术应用在工业场合;推出了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的技术水准与国外的差距已越来越小,某些领域甚至处于国际前沿,并成功创出了“SUPCON”和“浙大中控”两个知名品牌。我们的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各个领域。
自主开发出第一个现场总线国家标准在拥有工业自动化行业的系列产品之后,我们并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要把浙大中控锻造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我们必须要拥有更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更多的产品系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转换经营思路,使浙大中控从“卖产品”,逐步演化成“卖技术”,最终成为“卖标准”的企业。目前,由浙大、浙大中控牵头研究的EPA(Ethernet for Plant Automation)成果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它已成为国际电工联合会(IEC)作为PAS文件发布的国际标准之一。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接收和采用的工业自动化标准,由此打破了国外在现场总线标准化工作中的垄断,为中国工业自动化带来了新的机遇。
自主开发出从基础自动化到综合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节能、降耗、安全、环保”成为石化、钢铁等流程工业企业生存的重要目标,DCS等控制系统的投运虽然实现了很多关键参数的复杂控制,但它仍停留在基础自动化的应用阶段,对产品质量、产量、节能降耗、企业效益等问题无能为力。在此形势下,企业迫切需要解决上述瓶颈的企业综合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
我们准确地把握这种市场需求,提出了InPlant工厂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与当年期望改变国外DCS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中国人争口气的信念有所不同,这次我们更多的是争取了主动,与国外公司在该领域的探索和推进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给民族自动化产业带来了蓬勃生机。目前,针对该架构,我们已开发出一系列软件产品,如模块化的先进控制软件包(APC)、综合信息集成软件(PIMS)、数据校正软件等等。所有这些,均在不同程度上填补了国内空白。就在前不久,我们与扬子石化芳烃厂成功签订了亚洲最大的连续重整装置的先控项目,标志着我们的APC技术已成功进入大型石化企业的主装置。其实,近年来公司就已将先控技术成功推广到锦州石化、茂名石化、镇海炼化、金陵石化、山西天脊煤化工等大型企业,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2年来,浙大中控已从最初单一从事DCS开发、销售、服务的产品供应商,发展到现在能为流程工业提供综合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性集团,在从科研——技术到产品——产业化的科技自主创新之路上经历了一场由蛹化蝶的蜕变。
创新之源
留学经历我于1986-1989年留学日本京都大学,深切体会到日本经济发达的原因。某日本企业的座右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那就是“不可能=机会”。在决定回国时,我认为,只要国人能不断地作出自己的创新性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中国经济就会快速发展的。我回国就是想用自己的双手,重新打造一片天地,创造一个舞台。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证明,国外能做到的,我们一样也能做到。
在国外的日子里,有一点让我感受很深,也促使我后来萌发创业的构想。国外大学和产业的分工非常合理与自然,技术创新在企业,知识创新在研究机构。国外的新科技、新成果研制开发出来以后,能很快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在生产中检验技术,以便进一步改善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从而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依托浙大高校的研究重点是科学前沿领域,如何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是大家苦思冥想和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浙大中控成立之初的想法之一就是期望把学校和企业有机地联系起来,把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具有社会应用价值的商业化产品。浙大工业自动化专业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沉淀了大量的知识和科研成果,但这些并不是技术。要把知识和成果转化成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就必须与应用实践结合起来,走产业化的道路。通过12年的发展,我们看到,依托浙大的前沿科学研究和成果,使浙大中控得以在技术创新和技术储备方面始终处于业内同行的前列。
国家环境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开始时,我们便冷静地分析了形势,并为公司发展做了规划,决定把重点放在发展自己擅长的技术上。新科技的研发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占了很大的比重,研发人员在公司员工总数中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4左右,开发经费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在公司成立初期曾高达25%。在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的今天,其比例也依然在10%左右,这样才不至于和开始时学用结合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这几年来,我们做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研究开发完成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并填补国内空白的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和自动化仪表等技术和产品。同时我们也促进了学校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和研究生的培养。
创新寄语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十—五”科技自主创新的有关政策,这预示着我们新一轮的科技自主创新之路才刚刚开始……
信心为我们树立了发展的目标,潜力为我们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我们必须时刻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永远创新,绝不自满,惟有如此,才能吐故纳新,在科技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