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一种社会现实———医疗费用,使不少有需求的普通百姓不堪承受。眼看国家的GDP年年增长,国人的收入年年提高,但是一到了这些关系到老百姓生计的问题上,为什么改观不大了呢?问题就在于如何把握好把医疗保险推向市场的度。
实际上,即便是完全实行市场经济的发达国家,例如欧美、日本等国,医疗保险和教育经费这两样东西仍是不可以完全市场化的。其基本出发点,这是两件关系到“以人为本”的社会福利制度的事。医疗保险关系到整个国家人民的身体健康,也即身体素质,而教育则关乎到所有人的文化水平,也就是精神素质。任何当政者的政绩除了想办法让老百姓吃饱饭之后也就是这两件事了。因此,欧洲的很多发达国家都实行全民医疗保险,或者由政府出钱让民众享受基本的医疗保险,个人则付一点点力所能及的费用。
自然,在发达国家中也有将保险制度推向社会的国家。内行人指出保险制度的弊病时,他们常常举出美国这个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市场化的例子,由此还将美国社会上的穷人买不起保险只好小病不看、大病拖死的现象讽刺为“美国病”。美国确实是将医疗保险实行市场化的国家,也就是由私人保险公司承担绝大部分的医疗保险。这是为了享受高质量的医疗卫生制度而推行的,但是,政府并不是就此不管了,而是每年投入相当多的经费,改善公共医疗卫生设施。除了私人医生诊所之外,美国还有大量的公立医院,例如市立、县立医院,这些医院除了具备较大的手术病房、综合医疗设施完善以便租借给私人医生之外,还要收治大量的没有保险的急救病人。
美国的法律规定,任何医院不得以没有医疗保险而将紧急救护来的病人以及挂急诊的人拒之门外。这些急诊病人,不问有无保险,都会得到同样等级的治疗,事后再向他们的保险公司收费。如果没有保险,而家中情况确实属于贫困(银行存款不超过3000美元、没有房产),他们的所有费用由联邦政府埋单了。我们见到过多少留学生或者访问学者包括他们的家属在美国生了急病被送到大医院,治疗完毕欠下医院几万几十万美元,最后都由于低收入或无收入户,由联邦政府报销了。国内对于美国医疗保险认识的误区,可能来自某些人想要将医疗保险推向市场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