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加拿大,要想过的好、过得舒心,就什么也别想,更别把一切想得过于理想。理想主义,似乎一直是一个奢侈的话题。在中国是,在加拿大似乎更是。在加拿大,没有理想主义的土壤吗?坚持理想主义只是不识时务的执拗?即便如此,随遇而安就一定是淡薄潇洒快意人生吗?关于自己的那一份理想主义,你拿捏的够精准吗?人生是否快乐自在,只有微小的差别。
[b]**关于工作的理想主义[/b]
人物:Jack,男,37岁,来加拿大3年,国内做某大企业市场总监
很多人不赞成我移民,在原有的职位上再工作几年,定有晋升到副总的机会,无论在各个方面都是叫人满意的。他们认为我是既得利益者,根本没有理由放弃。在加拿大这边,我缺乏所有的优越性。尤其是语言还有对本地市场的了解。这个是事实。可是,人就是这样贱,有着好吃好喝,就是不安分,非要把现成的安逸打破似乎才是好汉。我相熟的几个朋友,也是一个行业的,先后也都出国了。关于加拿大的情况,也是众说纷纭。我傲气地仔细分析,觉得自己仍旧可以有所作为,甚至可以在加拿大本地的大企业中位居领导层。因为,我把我的工作当作理想,不仅仅是一个谋生的工具。当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这样的一种感情的时候,理想主义的豪情是不由自主的。
到今年,已经3年。我却在游移不定。我并没有实现自己关于工作的理想。许多现实的因素根本无法隔着大洋想象。环境没有我想象的差,到处充满机会,但我自己的实力没有自己估计的高,生活更加具体。我一直在尝试着走进本土的行业工作,但希望总是微小,像是打不出来的喷嚏,憋在那里,难受之极。那种上不去下不来的感觉,实在很是龌龊。
刚到加拿大的一年内,凭着国内的那些底气,我一直是投简历学英语,内心自信十足。凭着国内带来的积蓄,也根本不着急去工作。但一年之后,依旧没有什么利好的消息,有些沉不住气了。坐吃山空也不是办法,妻子已经出去打工了,我一个大男人在家里坐着,有不会做饭,更是百无一用。试着做几份工厂工作,薪水发到手里的时候,也很是雀跃,忙不迭地和老婆孩子出去吃一顿,分外觉得香甜。做了一年的Labor工,辛劳一日得一夜安睡,心里竟也悠哉游哉。可是,我知道,我仍旧没有死心,因为我时不时心生怨愤,我不甘愿这样,虽然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好不对,但这样的生活是因为我不能有更好的选择,我只是不得不接受、不得不自我安慰。
生活越是趋于安定平稳,我的心里就越是慌乱,害怕一切尘埃落定,自己再没有选择的可能和余地。真的就这样下去?这样没有什么不好啊?真的就这样下去?我一直这样问。心里有结的时候,遇到事情就不能心平气和从容面对。常常挂在嘴边的是,国内的生活如何,国内的工作怎样。如果当时还留有一些余地,今天就不会这样进退两难。和老婆也时常有争吵,因为当时她出国的主意最定。她支持我出国,给我灌输了很多不切实际的理想,更加膨胀了我的自信。有时候,自卑固然不好,但自大也一样使人陷入危境。
又是一年。每逢往国内电话,都说国内的机会很多。一些浮夸的话我并不爱听,什么凭我这样的人才在国内如何。我在想,不论坚持不坚持自己的理想,我都要选择一种积极的享受生活。爱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不断自我安慰,这种自我安慰是不牢靠的。真正打心底喜欢一种生活,就不会总把种种的好处挂在嘴边,说给别人听说给自己听。在加拿大打Labor的生活,我并不享受,很真实。我很喜欢那种密集的脑力劳动,紧张的节奏,处理各种突发的事件给我很大的成功感。如同明星离开镁光灯就会觉得落寞。这是天生的一种需要。在加拿大,我至今无法满足我的这种需要。
进入第三个年头,我决定不管怎样,回国看看,也算是对我内心理想主义的一种努力。今年6月,我就准备回国了。至于,回国之后会怎样,我也说不清,我甚至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自己的需要,和一种理想主义的满足。但总之是为着理想去的。
[b]**关于爱情的理想主义[/b]
人物:David,男,42岁,来加拿大2年。结婚15年
在加拿大的两年,是我的多事之秋。在中国,都说婚姻爱情面临的诱惑忧患很多。尤其是人到中年,年少时候的新鲜激情褪去,儿女半大不小有了自己的世界,夫妻二人维系感情的东西越来越少,渐渐稀薄。关于中国离婚率高的报道屡见报端。在来加拿大之前,许多朋友说,加拿大是一个很平和的国家,社会安定,婚姻也安定。
别看电视上电影上说外国性开放婚姻随便,其实,人家老外很是注重家庭生活的,一下班就往家里跑,各种节日啊纪念日的比我们中国人可是浪漫温情多了。在中国,生活压力太大,后顾之忧太多,也是婚姻不稳定的一个原因。在国外生活就不一样了,社会福利好,人际关系简单,婚姻也更是锦上添花了。
我和妻子的感情还不错。人到中年,有中年人表达爱的方式,也是一样乐在其中。对于以后的婚姻爱情生活,我当然也有我的理想。孩子大了,以后更多的时间就是我们一起,更是要珍惜。
登陆之后,忙乱了好一阵子。加拿大是老人的天堂,社会福利不错,但那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眼前的情况却是极度的不稳定和缺乏安全感。租房子要看房东眼色,不像在国内,再小的房子也是自己做主。工作自然是体力活,也没有很好的福利,牙疼的时候,就只好忍着。这许多生活上的细节也影响到我们之间的感觉。
以前,妻子觉得我有能力,许多事情都仰赖我。到了这边,我并没有开拓出开阔的局面,她也觉得压力很大。我们竟然发觉彼此之间的对话越来越少了。我问她,她说也说不出什么,就是觉得挺累的,上班回来就是想倒头睡觉,什么精心烧几个菜,什么安心读几页书,什么彼此含情脉脉地看看,都懒的去做。不是不愿意,而真的是没精神。家里的账,她管,时常看着发呆,觉得这个不管买那个不该买,情绪好的时候还好,情绪低落的时候觉得这么大岁数了,都这么老了,还是什么都没有,消极悲观的要命。就连那本来就为数不多的闺房之乐,也被一再削减。
生活的乐趣仿佛在移民生活的艰苦面前一个个消失了,剩下的,只是面对生活埋头挣钱。总觉得我们之间缺乏了什么,好像只是工友一样,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休息,说的话题也都是税前多少税后多少,每月开支多少节余多少,什么可以买了,什么还不可以买。都觉得乏味,但的确也没有其他有兴致去说。
到哪个国家,都面临两个大问题,一个是工作一个是家庭。我们觉得这两个方面都很混乱。到了这边,也才知道,其实移民中离婚的也不少,不离的也是抱怨争吵郁郁寡欢。因为不适应这里的生活方式,因为生活的压力总是比较大。在国内过一般日子,以为出来会好一些,但一样的,各个社会的中层,都是在压力下生活的,没有这个压力,有那个压力。夫妻之间的争吵总是为生活为钱为房子。
中年人还谈爱情吗?还说我爱你吗?我看老外还是挺自在浪漫,那一到情人节,红色的情人卡,许多上了年纪的人在买。或许,这就是本地人的优越感安全感吧。作为移民,真的缺少了这样的闲情逸致。或许,是作为中国大陆移民。是啊,生活那么辛苦,空间那么逼仄,还要坚持什么浓情蜜意的爱情理想吗?对,这样的日子总会过去,有个三年五年,每小时的薪水会多起来,房子会买下来。可是,爱,这个东西就是那么奇怪,丢了之后就很难找回来,难于回到那种水乳交融的心境,也难于回到那种心灵相通的和谐。我最怕这样。
[b]**关于孩子的理想主义[/b]
人物:Michael,女,38岁,来加拿大3年。一个14岁的女儿
我想问,你关于孩子的理想是什么呢?怀孕的时候,只要孩子健全就好。Ok。孩子健康无比。然后就希望孩子聪明,还是OK,孩子很聪明,总是名列前茅。于是,希望孩子孝顺豁达幽默有气质,最好还会几种乐器,体育健将,异性缘好,受大家的喜爱,有领导才能,能位居高职,有钱但不乱花,谦谦有礼,文质彬彬,有一个相匹配的伴侣,生三个可爱的宝宝等等。
自己的孩子永远成为完美理想的化身,绝对思维敏捷,谈吐适当,是父母当之无愧的骄傲,把父母关心的无微不至。作为一个生长在中国的母亲,我时常这样想。周围的朋友也都是这样想,也都尽力这么做。教孩子学习,教孩子做人。在孩子还没有最后成人定型之前,总是有着庞大的理想愿望。
这些所有的理想主义是不是都已经逾越了作为父母的天职,而成为一种苛刻的要求。
到了加拿大之后,我发觉这里对孩子的教育和要求和我之前的许多方面不同。这里的孩子成熟的早,社交活动也开始的早,无论男孩子女孩子都显得比真实年纪成熟,他们会吸烟会穿很短的裙子,会在课堂上认识避孕套和性爱,他们根本不忌讳谈这些话题,也不忌讳去尝试一下。他们态度自由,个性彰显,有时候显得并不照顾父母的自尊。他们在成人之后就认为没有仰赖父母的必要,认为不是每月给父母一大堆零用钱的孩子才是孝顺孩子。他们觉得自己过的好就已经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父母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并对自己负责。他们并不个个都希望成为读大学的高材生,也不个个都对好成绩充满了向往。有的时候,我觉得这样太随性也太无规矩。可是,这就是加拿大,就是北美的孩子的生活。
我有些疑惑,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有一次,孩子对我说:“妈,你和爸爸好好赚钱啊,以后,我可不养你们。”她爸爸听了这样的话,火冒三丈,说这个白眼狼,养了这么大,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孩子说反问道:“难道你们生我养我,就是为了以后让我养你们?你们知道我以后就一定养得起你们?我就一定能挣大钱?没想过这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是一个残疾,还怎么养你们?”她爸爸就更是生气,追着要打,说她这是那里来的歪理,说两年前在国内的时候,多乖巧的一个女儿,整天把爸爸妈妈挂在嘴边,说以后我们永远在一起,我挣钱给你们买大房子,甜到人心里去。这才是我们理想中的孩子。
现在,是我们的理想错了吗?她还说不要读大学,对功课的成绩也不在意,说已经不错,她很满意,她说她并不知道其他同学的课业成绩,是背对背的,不需要比较,只要自己觉得很ENJOY学习这个过程,得到的成绩还算满意就好了。
以前,她总是喜欢穿素淡的衣服,扎一个马尾鞭,现在她大冬天还要穿超短裙出门,把那个已经很短的裙子往上拉了又拉,她学会化妆,染成酒红色的头发。我担心得不得了,她却拍拍我得肩膀轻松地说:“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只是喜欢尝试一下,不会让男孩子占便宜。这是我自己的美,为什么不好好欣赏。”然后朝我挤挤眼睛。她告诉我,她现在已经和我们期许中的女儿不同,形式上相去十万八千里,但内容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她还是我们的女儿,她还是很爱我们,希望我们也爱她。我实在觉得有一些恍惚,不知道如何应对。我应该放弃我关于这个孩子的一切理想吗?放弃她作为一个大学生,一个淑女的理想,放弃她承欢膝下赡养父母的理想?放弃她在结婚之前仍旧会是处女的理想?唉,我真的不知道了。什么才是好,什么才是不好。什么需要坚持,什么应该放弃。
理想主义,有时是一份难得的激情,有时却只是一个虚伪的托词。关于生活中的种种,有太多需要坚持的我们并没有勇气持守,有不少应该放弃的我们并没有胸襟离开。这些,并不是理想主义的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