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印度英文大报《印度斯坦时报》在显要位置刊登了的一篇报道称,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日前公布的最新统计,印度今年首次取代连续3年位居榜首的中国,成为在美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报告说,最近5年里,印度赴美求学的人数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递增,2001—2002注册年度达到创纪录的66836人,占在美外国留学生的11.5%。
近半数大学毕业生国外就业
“9·11”事件后,美国一度加强了对赴美留学申请的审批管理,但这似乎并没有减退印度学子对留学美国的热情。当记者问刚结识不久的一位印度年轻朋友,为什么那么多印度学生想到美国念书时,他毫不犹豫地说,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出路吗?他提醒记者注意印度人口多、就业机会相对少的事实,说由于年轻人面临的生存和竞争压力相当大,大学每年的毕业生当中有40%—50%都选择到国外工作。但很多人在国外找工作时发现,手中持有的印度名牌大学文凭远不如当地二流甚至三流学校的文凭吃香。同等能力下,雇主所提供的待遇也远不如当地的毕业生。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去国外念书。
印度人的乡土观念远比中国人轻得多。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印度学生对欧美等国有较普遍的认同感。他们精通英语,在文化理解、情感沟通以及生活习惯上都比中国学生更能适应西方的生活。近年来,国际化运作模式在欧美企业中日益流行,许多跨国公司都愿意招收来自印度的廉价技术人才,而印度一些在美成功人士也给予后来者以“榜样的力量”。因此,几乎每个去美国留学的人都在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很多人丝毫不隐瞒自己的真正目的是借留学之名行移民之实,愿意回国效力的寥寥无几。
印度与中国同属东方国家,社会传统教育理念中,望子成龙的意识同中国相比毫不逊色。印度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一旦拿到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就等于持有在世界各地畅通无阻的通行证。家长愿意拿出多年积蓄甚至贷款资助孩子赴美求学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印度人家庭观念较浓。年轻人毕业工作几年后,不仅通常会想着还清家里当初的贷款,很多人还会想方设法帮助父母或亲友移民美国。留学美国的印度学生一般会向校方申请奖学金,而不会像中国学生那样四处打工以补学资不足,因此,真正能够赴美读书的基本上还是有钱人家的孩子。
印度学生重理轻文
印度学生一旦被美国学校录取,大多愿意选择理工类专业就读。喜欢的专业有电脑软件、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这其中固然有类似中国人那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传统思维方式起作用,但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现实考虑。有人做过粗略统计,印度在美的“成功人士”基本上都集中在理工类如电脑软件设计、企业科研设计等领域,从事社会科学性质工作的并不多。印度人认为上述领域是他们的“强项”,的确,印度在国际上小有名气的院校确实以理工类居多。究其历史原因,一些学者认为与英国殖民统治时代奉行的教育政策有关,殖民者需要的不是治理国家的栋梁之材,而是为他们利益服务的各类能工巧匠。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印度高等教育体系,重“理”轻“文”,重实践,轻理论,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也就不难理解了。
印度名校留不住青年才子
对于年轻学子争先恐后往美国跑的现象,一些印度高校里的老教授、老教师对此很不以为然,认为印度的高等教育体系相当完备,教育水准与西方某些“名校”相比相差无几,缺少的只是教育经费。印度学生完全没必要去挤那座通往美国的“独木桥”,在印度一样可以学到货真价实的东西。校方在会见来访的外国人士时,也总不忘提醒他们德里大学在某国际组织评定的“国际知名大学排行榜”上名列第八的事实。遗憾的是这微弱的声音根本不可能改变汹涌的留学大潮。(张静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