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人才回流,即目前最热门的“海归”现象。据国家人事部消息,从1978年到2003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7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目前为止,累计回国留学人员近20万人。81%的中国科学院院士、54%的中国工程院院士、72%的“九五”期间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都是留学回国人员。
以深圳为例,近几年来,深圳创造了良好的机制和环境,以海纳百川的心态积极引进国际化的高层次人才,从而使深圳成为海归的一个主要的聚集地。
深圳作为国内著名的移民城市,其经济和文化都极具包容、开放的特色。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深圳对国际移民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深圳政府也曾多次组团赴海外招聘,吸纳优秀留学生。
优秀海归的加入,既能充分利用国内的各种资源,又能随时衔接国际上最新的技术发展状况和市场动态。由于教育方式的不同,海归与本土人才相比,似乎更善于表达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也更强一些,因此,针对一些优秀留学生,某些企业甚至愿出百万年薪力邀加盟。但这样的幸运儿实属凤毛麟角,随着海归数量不断增加,原来出去镀一次金就身价百倍的状况出现了下滑的趋势。有些“海归”甚至与大学毕业生一起争夺就业机会,所提出的期望年薪也从过去的几十万下降到十几万,甚至几万元左右。
专家分析说,“海归”求职趋难、身价贬值,是市场机制作用下正常的回归。因为在过去,留学是尖子生的专利。现在,随着国外教育机构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出国留学越来越容易,而一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偏下的学生也能去混张洋文凭,只要家里出得起学费。因此“海归”中也出现了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另一方面,国内教育日臻完善,越发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国内企业对“海归”的认识也日趋理性,不再盲目追求洋文凭。与“海归”相比,许多本土的专业人才更熟悉国内的体制和企业的文化背景。
尽管部分“海归”的期望待遇开始回落,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海归”变“海待(待业)”的现象,但出国留学的热潮仍然不降温,回国工作或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也比比皆是。
目前在西门子深圳公司做电子工程师的林先生就非常珍惜和感谢自己的留学经历。他在本科毕业后为保险起见,一边找工作,一边申请到德国攻读研究生。大概工作了一两个月左右,学校落实下来,就义无返顾地辞职了。在德国读了三年电子通信,回国后就成功地加入了西门子公司。西门子人才济济,不仅有海归,还有许多其他国家的高尖人才。因此,林先生说,他并不觉得自己的海归身份有什么优势,但不管怎么说,这三年让他完善和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视野和思维上也都有一定的突破。
与林先生相比,张先生的遭遇似乎没那么幸运。张先生在中南政法大学本科毕业后,就直接去英国继续攻读法律专业研究生,两年后,他揣着硕士文凭兴致勃勃地加入了海归大军中。本以为从此可以一展鸿图,没想到他的海归经历并没有为自己加多少分。也许是因为法律专业的独特性,毕竟英国的法律体系跟我国的法律有很大区别。律师行业不像IT等高科技行业,没那么炫目的光环,除非你从事的是涉外法律业务。目前他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薪水与其他在国内攻读研究生的人相比,基本差不多。
“准海归”方小姐,目前正在申请去加拿大攻读MBA,她曾在一家电子商贸公司担任经理助理一职,工作近三年,自我感觉没有什么发展空间,再加上本科也是读的经济,因此认为去读MBA无疑是条出路。她说,如果能进美国排名前20名、加拿大排名前5名的学校,毕业后就会比较好找工作。名校之所以难进,并不完全是学费的原因,有些名校与排名较后的学校收费差不多,但入学条件就苛刻多了。很多申请人为了提高命中率,一次申请了几十个学校,她觉得那样挺盲目的,她只挑了三、四个,排名比较靠前,费用在十几万左右。虽然几年工作下来,积蓄又一下子都投资到学习中,但她觉得有必要,也很值得。
另外,“海归”人才中的一部分选择了自行创业的道路,特别是在深圳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人们常说,如今的知识结构五年一更新,也就是说,如果不继续“充电”,谁都有可能贬值,不管你是“海归”还是本土人才;同样,只要是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就一定能够找得到用武之地,不管你是否曾经漂洋过海。(谭凤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