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是许多外企的招聘旺季,2月18日南京市国际人才国际化协会、南京琅文公司等主办的一场国际化人才论坛,吸引了数百名听众。据《南京日报》报道,西门子、AO史密斯、ITT古尔兹制泵等世界500强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以及南京人事局的负责人和现场听众一起探讨了国际化人才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等诸多问题。
“海归”派求职,合适就是最好的
西门子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的HR经理于效雷原本也曾在国企供职,后来又到外企工作了9年,两种工作体验让他感受到的不是区别,更多的却是共性。他说,即使是外企也要适应国情,大多数员工都是中国人。有长远目光的外资企业无不在要求人才的“本地化”。应该看到,近两年本地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在飞速发展,和外资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小。以往大家谈得最多的是求职,他倒认为人才也应该学会挑选好的雇主,具有良好培训机制、升职空间、稳定持久的发展力、规范的管理体系,简单的人际关系的企业,就可以考虑。
他还特别提醒“海归”派,人力资源部门对他们的考量标准并不会因为你是“海归”就因此不同,专业能力、工作经验、学习能力都在考察范畴里面。何况,外企大多都会提供再学习的机会,起跑线不同,并不决定最后的名次。
当国际人才,先考考英语
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的Brett Irvine则一直在强调外语的重要性,他说,一家真正国际化的企业,必然使用英语作为企业官方语言。不仅外企,中国的很多企业也正在迈向国际化之路,宏基的所有经理级的员工,每年第二季都要参加英语考试,确保英文沟通能力在一定水准以上,而且每年都要被检验,以免退步。
南京在人才国际化方面还有差距
当天,南京市人事局的副局长吴成刚坦白地说,南京现在有外资企业7000家,规模以上外企700家,有3000多名外国专家,3000多名外国留学生,8000多名“海归”,但是和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相比,南京在人才国际化方面还有不小差距。
比如按照政府的人才规划,南京要打造国家软件人才培训基地,2010年软件业产值达800亿,培养引进25—30万名软件人才,而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南京的软件人才不到3万,压力不小。为了顺利推进南京人才国际化的工作,去年年底政府特别启动了“海外人才助力助飞”计划,设置了1000万元留学资金,去年,南京的留学生创业园也提升为国家级,种种努力都是希望为更多的国际人才提供创业平台,缩短南京人才国际化和其他城市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