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新加坡大学生在报读大学时将有更多选择,因为有了新的公立大学结构后,大部分主修科会由两三所学府提供。
比如,如果要念工程学或科学,可以考虑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在肯特岗的校园,还有国大在波那维斯达的校园。要主修人文,除了国大,还能选择南大。
教育部政务部长黄永宏说,在这种多样性的环境中,希望学府之间会“互相竞争、互相超越”。
由黄永宏领导的跨部门委员会前天召开记者会,针对改变新加坡公立大学的结构提出建议。
委员会认为新加坡应该发展其大学结构,才能有健全的体制。新结构包括三所大学,即南大、新大和有三个校园的国大。委员会建议南大与国大在肯特岗的校园为综合大学,而新加坡管理大学、国大在波那维斯达的校园和在欧南园的校园则是专科学府。
出席记者会的国大校长施春风教授认为,新大学结构不只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也有助新加坡培育知识经济所需人力。
施春风教授举例说,有了国大肯特岗、国大波那维斯达和南大,便能提供既着重实践的工程课程,和着重研究的课程。这不只能协助学生发挥所长,满足他们的志愿,也配合经济知识的需求,为新加坡培育不同才华的工程师。
这三所学府都提供工程课程,但课程侧重点会不一样。比如,国大波那维斯达是着重研究的学府,而施春风指出,这样的学习方式比较适合一些学生。
此外,施春风也说,当国大发展为“多校园”体系的大学时,它面对的挑战是如何使不同校园之间产生协作力量。他认为,一个可行的方法是让某校园学生到另一校园选修一些单元,甚至教员也能有这种流动性。
施春风和南大校长徐冠林教授都认为,新结构除了能让大学发展各自的强项,还有助它们塑造独特校风。徐冠林说,当学生选择到一所大学念书时,就是在选择一种学习体验。
徐冠林认为,其实在一所大学内,也能培养多样性的特色,比如南大将提供各种学科。
委员会建议南大各个学院归纳于四大“学科群”。工程学院、生物科学院和拟议设立的自然科学院,属于“科学与科技”;南洋商学院就是“商学”;国立教育学院和拟议中的人文与社会科学院是“人文学”,而传播与信息学院和拟议的美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则属“创意群”。
黄永宏说,大学教导的学科越来越多,因此委员会建议扩大南大,让它提供更全面的大学教育。
他也说:“有了国大肯特岗和南大为基石,较小规模的专科学府便能有灵活发展的空间。”
此外,黄永宏指出,如果按照委员会的计划行事,这将是一个“重本投资”,如果要政府投下资金,公众与专业人士必须觉得是值得的。
一个国际学术咨询团将在本月中针对委员会的建议提出他们的看法。委员会将在3月总结报告书,把它提交给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