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领域的创业者中,取得成功的只是创业群体中的一小部分,大多数的创业者由于种种因素制约而失败了。现在这些红得发紫的创业“新星”,其企业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问题,濒临失败的边缘。造成新锐领域创业失败的原因,可以从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分析。人的因素主要是投资者的自身条件。其中,高学历、高素质、国际化背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归”群体,成为新锐领域创业的重要力量,有统计资料显示,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占园区企业总量的10%以上;“海归”人数已占到中关村从业人员总量的1%左右。
在许多“海归”眼中,创业是回国发展的“最高境界”,因此,最近几年,“海归”创业热潮风起云涌。据国务院侨办的最新统计,目前已有2万多名“海归”回国创业,“海归”企业年产值已达数百亿元人民币。而北京、上海等地更是成为“海归”的创业热土,以上海为例,2003年平均每天就有1家“海归”企业诞生。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海归”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UT斯达康总裁吴鹰曾说:“如果你后悔10年前没回国创业的话,现在就回来,以免10年后再后悔。”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创业是高风险领域,尽管国家对“海归”创业有诸多的政策扶持,“海归”企业同样也要在市场的风口浪尖中搏击,同样也会有不谙“水性”的“海归”翻船。
回国创业的海归派多数选择的都是高新技术领域的项目,但有一部分“海归”的创业不那么顺利,他们创办的一些企业“水土不服”,苦苦支撑。一年多前,从美国回来的廖先生踌躇满志,刚入驻成都留学生科技创业园,就签下了几百万元人民币的合作协议。不少专家都看好他的项目,技术先进,再加上雄厚的资金,创业应该十拿九稳。谁料想项目只延续半年便告吹,合作双方不欢而散。经过短暂调整之后,廖先生又在创业园注册了另一家公司,可惜好景不长,只运作几个月再次泡汤。
要想创业成功,创业者不仅要懂技术、懂管理,还得抓市场。“海归”创业者在国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很好的技术背景,但在资金运作、市场营销等方面则稍有欠缺。而且不少留学生长期在外,对国内情况比较陌生,这些都对创业有所影响。“海归”要想创业成功,光有先进的技术、市场的先机还远远不够,首先是要适应国内环境。如果生搬硬套国外的做法,忽略了现实的市场需要和中国国情,就会感到不适应。只有尽早融入社会,适应当地环境,才能调动一切市场资源,结合来自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企业成长壮大。
曾在加拿大贝尔实验室工作过多年的胡敏博士,回国创业才几个月就遇到了不少难题。他独立开发了一套高性能视频服务器软件系统,在宾馆、智能居民小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多项专利,但市场拓展却并不顺利。胡博士说,相对而言,国外的市场比较成熟、规范,你只要有好的技术,资金、市场等等都不成问题,有人会替你打理一切。
1999年回国创办信中利投资有限公司的汪潮涌认为,资金的压力是最大的。他20岁获奖学金赴美留学,28岁便成为世界最大的投资银行——美国摩根·士丹利亚洲公司副总裁。1998年他辞掉年薪至少百万美元的职务回国创业,理想是在中国创立一个大型的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他说:在硅谷,你有好的商业计划书,好的产品,好的团队,去找风险投资公司,命中率很高。而且一旦决定为你投资,投资公司会帮你找市场,以至帮助你提高管理水平。国内也有几百家风险投资公司,但总的来说还很不成熟。没有专业分工,也没有实力为企业提供国外投资公司对企业的那些支持。国内银行向企业贷款的条件是看你有多少房产、地产、设备等有形资产做抵押,创业时期的高科技企业显然没有这方面的优势。除非你能从国外为自己的创业公司带回大笔资金,否则公司很容易因资金短缺而夭折。
“海归”创业的另外一个缺陷在于对经营管理的陌生。很多“海归”都是学技术出身,对经营管理、市场运作知之甚少,更缺乏实战经验,从而在创业过程中碰到很多困难。此外,外部环境也存在制约留学人员发展的因素,如缺乏有效的投融资体系,特别是风险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创新氛围;法律体系也不够健全等等。许多海归派对国内行政效率不高的现实多少有些无奈。他们觉得,在国内办事,循正规途径可能就会拖三阻四,要靠走门路、拉关系才行;竞争环境并不公平,而且,其中一大竞争对手恰恰就来自于政府本身。
“海归”回国前应补上企业经营管理这一课,最好能在国内外企业中工作一段时期。同时,也可通过招募企业经营管理及市场开拓方面的专家,组成优势互补的团队,共同经营企业。“海归”企业往往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入乡随俗,要么因成本降不下来而被市场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