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进入深圳的6000多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有25%由“海归”成为“海待”,可以预见,“海归”变“海待”很可能有增无减。
“海待”的出现至少说明一个问题,“海归”们创业并不都是如鱼得水的,就是成功的“海归”,也不是一帆风顺。他们当初豪情万丈回来,到深圳后,他们感觉怎样?对工作生活的硬环境软环境,他们满意还是不满意?
他们有什么建言?他们目前最需要深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深圳市政府出资发起了这次“海归”创业环境大调研,调研的范围包括两大类十五个项目,囊括“海归”们创业、生活的各个方方面面,也许能为回答这些满意与不满意,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参考。
为了了解海外归国留学生来深圳创业的现状、创业环境的优劣,深圳市南山博士协会花费1年半时间进行了“留学生来深创业现状调查及政策研究”,研究成果近期将对外公布。昨日,记者独家专访了负责此课题的有关专家。
“就城市整体创业环境而言,深圳留学人员创业环境还不够理想,软环境与硬环境非协调发展,呈现‘硬高软低’的态势。但相对于国内其他城市而言,深圳仍然是最适宜于高新技术行业的留学人员发展的城市之一。”课题主要负责人、南山博士协会会长采振祥告诉记者。
本次对创业环境满意度的调查主要由软环境满意度和硬环境满意度决定,软环境满意度分解为政策法规环境等8项次级指标,硬环境满意度分解为能源环境等7项次级指标。
“在创业软环境方面,深圳的优势在政策法规环境和信息环境上,而劣势则集中在安全感和金融支持上。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但缺乏安全感则是深圳特别突出的问题。行政管理环境和人力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也亟待改进,但紧迫性低于安全感和金融支持。”采振祥告诉记者,“人文教育环境与城市管理环境受到来深创业的留学人员的关注相对较少,这两方面的问题可暂时搁置,换言之,这些问题的解决是长期的任务。”
据介绍,在创业硬环境方面,深圳主要的优势在于市场环境和能源环境,而劣势则集中在交通环境方面。交通拥挤是国内其他城市均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而京、沪、深等中心城市尤为突出。深圳目前状况稍好于北京,但不及上海和其他城市。
调查表明,目前归国留学人员最希望政府解决以下四方面的问题:引导创投资金流向创业初期的企业,建立专业的中介机构,搭建民间资本与留学人员企业的沟通平台;改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机构办事效率,增强与留学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建立国际学校或设立国际部,解决留学人员的子女入学问题;加强社会治安,改善交通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