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洋证书,整日讲洋文,过着高收入、高消费的生活,总是企业争抢的对象。曾经,海归就是以这样的形象,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然而,这是一个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代。国家人事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底,中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58万人,回国工作的留学生已接近16万人,长期笼罩在海归头顶的光环,正在渐渐褪色。很多海归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海归人满为患,相互恶意压价,甚至“沦落”到在人才市场上与本土大专生同台竞争的地步。报载,北京近期举办的一次招聘会上,中关村某软件公司开出2500元的月薪,居然引来3个海归硕士竞相应聘。就连本报编辑部也经常会接待到一些求职受阻的海归读者。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去年找不到工作的海归已达7000人。媒体连连惊呼,海归成了“海待”,但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却很少有人去挖掘。分析下来,海归成为“海待”,主要是由以下六大原因造成的:
一,良荠不齐,个别人系出“克莱登”大学。
企业看中海归丰富的国外工作经历及管理经验,甘心为他们捧出大把钞票,指望这根救命稻草能拯救企业于水火之中,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少数海归之所以能出国学习,并非因为自己有真才实学,而是靠父母的金钱提携,出国混个文凭罢了。某保健品公司重金聘来一名海归人士,期望他能在公司外贸出口上发挥重要作用。谁知这位仁兄连简单的报关单都填不好。一调查,这位海归拿的竟是“克莱登”大学的文凭,根本没学到什么真本领。该公司后悔不迭。
二,专业单一,不能胜任复杂工作。
某工业企业,当初看中一名海归的设备研发能力,于是重金聘其加盟。可这位海归在国外接触的均是最先进的设备,只要输入一组数字指令,就能指挥机器运转。面对国内的这些铁疙瘩,该海归一筹莫展。此外,他只擅长机器的精细化研究,对整件如何开发、如何装备配件等技术知之甚少。无奈之下,企业只好在支付一笔违约金后将其解聘。
三,追求高薪,却不愿付出。
一些海归人士尽管能力不佳,在待遇上却互相攀比,一不乐意就跳槽走人,丝毫不考虑公司的感受。有的海归开口就是月薪过万,并要求配备专车一部、生活助理一名,否则一切免谈。一些本来对海归人才有渴求的企业,在高要求面前只能望而却步。
四,单打独斗,不讲团队精神。
一些海归盲目自信,不把本土人才放在眼里,也不愿与本土人才共事,凡事单打独斗。但由于缺少了团队的支持,自己的经营业绩往往也并不好。一些企业担心“招来女婿气走儿”,在员工与海归出现激烈矛盾时,一般会选择放弃海归。
五,文化差异,导致沟通不畅。
中国人讲传统、讲秩序,处事四平八稳,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海归们对此很不适应,常常把与企业领导人的关系弄得一团糟。刚加盟国企的某海归人士提出,公司内对上司不呼官职直呼其名,要取消关系户的各种待遇,并在董事会上公然对领导决策的方案表示不满,结果遭董事会成员集体逼宫。尽管这位海归能力不错,可董事长权衡利弊,只好忍痛打发他回家。
六,定位局限,一窝蜂挤向沿海企业。
随着留学门槛的进一步降低,海归人士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供过于求导致海归身价大幅下降。可即便如此,几乎所有海归仍将就业目光盯在沿海一带。那些需要大量海归人士加盟的中西部地区,却鲜有海归问津。结果形成恶性循环,越来越多的海归被挤在工作大门之外,沦为“海待”,并且由于目标设定过高,导致上岗遥遥无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