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衣锦还乡的“海归”,今日却面临着新的择业难题。在一浪高一浪的归国潮面前,许多曾怀抱“镀金梦”的留学人员发现,“海归”已不再是职场“板上钉钉”的抢手人才了。在国家高度重视建设人才强国的今天,“海归”变“海待”,折射出了什么?
这是个呼唤人才的时代,又是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几年前“留洋”的莘莘学子们,绝对不会想到,现在的世界变化得那么快。昔日衣锦还乡的“海归”,今日却面临着新的择业难题,一些“海龟(归)”求职时四处碰壁,不得不暂时“待业”,被人戏称为“海带”。“海龟”变“海带”,一时为各界所关注。
对“海归”在国内职场求职形势最关切的,莫过于部分正在海外学习的留学生。他们不明白就业形势为什么会戏剧性地急转直下。今年夏天就要奔赴日本留学的小章就有些疑惑,刚刚得到签证的他面对即将拉开序幕的留学生涯既憧憬又有些微微的迷茫。他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他本来已经找到一份自己还算满意的工作,但他放弃了。不管怎么说,走了出国留学这条路,对他来说是个影响一生的决定。至于归国后的工作和创业会怎样,他没法想。
我们不能预测未来,但目前摆在“海归”们面前的还是比较生冷的现实。对于小章来说,迷茫归迷茫,既然选择了走出国门游学,也只能静观其变了。毕竟找工作、创业还是几年后的事。但对于现在国内创业和即将归国创业的“海归”来说,他们无法置身事外,他们面临的不仅是职场的嬗变,还有新一轮创业路径的诸多问题。
最初引起媒体惊呼的,还是在北京近期举办的一次留学人员招聘会上,中关村有家软体公司报出月薪2500元的条件,居然引得三个“海归”硕士们争相竞聘,这与以前几十万元年薪的行情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这家企业在招聘会上,以月薪2500元招聘普通的软体工程师,附加条件是“有留学背景者优先”。该公司高层说:“原本是随便写的,却没想到真的有‘海归’来,还是硕士,还同时来了3个。”而该公司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土”硕士,月薪最低也有6000元。
2001年,当王克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硕士时,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可他没想到,两年后他回到国内,却会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出国之前王克已经在国内有了几年的工作经验,他下决心辞职出国,是因为觉得知识不够用,并且需要一个海外名牌大学的文凭来提升自己。
2003年,在获得学位后,王克即刻收拾行李回到国内。然而国内的就业形势并非如他想像的那样红火。他的第一站是北京,但却一无所获。于是他又到上海,同样没有满意的工作。待了几个月,打点行李又来到北京,寻找机会。他主要苦恼的是没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而且薪酬满意的工作。转眼到了2004年,他仍在求职路上苦苦跋涉。
王克不过是目前处于“海待”状态的“海归”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在上海,找不到工作的“海龟”已达7000人。26岁的“海归”小陈出国以前,读的是社会学,出国后多学了一个专业。本来以为回国后就算找不到年薪两位数的工作,也不至于待业。没想到等着她的竟是漫漫的待业期:“说自己没有挑挑拣拣是不可能的,但一个月只拿一两千元实在对不起爸妈送我出去用掉的毕生积蓄。高不成低不就的我又陷入了当初逃避应聘的怪圈,而且没有了退路,只能花更长时间四处投档,求职情形基本和本科毕业时差不多,只是简历上多了一个专业,一个学位,一条英文水准。”
无独有偶,一位学金融的澳大利亚“海归”在上海同样遭遇了求职的尴尬,3个月过去了,一无所获,而访问签证也快到期了。为了避免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他只能先回澳洲,申请攻读更高学位。
在这样的形势下,一些有过几次求职受挫经历的“海归”在职场中非但没有感觉到什么优势,相反,由于出国的教育投资高于本土大学生,使得自己对薪金的期待值也高于他们,这反而成为求职的劣势。高投资不能实现高增值,成为目前不少“海归”颇为郁闷的事情。
专家指出,人员组成多元化,是我国留学生中出现的新趋势。早些年,留学是少数“精英”学生的专利。而现在,随着国外教育机构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一些国外高校的门槛和学费都一降再降。到泰国、大马留学,每年的花销加起来不过三五万元人民币。
最重要的是,低门槛准入让一些学习成绩中下游的学生有了拿钱混张“洋文凭”的机会。不可否认,“海归”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常优秀的,但是,由于整个留学生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随着国内企业对“海归”的评价与使用日趋理性,洋文凭与高薪、高职之间也就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了,很多企业和投资人开始了对“海归”的重新考量。
曾经是“香饽饽”的“海归”如今成了“家常”,他们和本土大学生一样穿梭于职场,为自己的饭碗奔走。对于“海待”们来说,在寻找自己在职场和人生定位的交叉路口上,个中滋味冷热自知。?
中国真的人才过剩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真正的人才永远不会贬值,关键在于市场与个人如何定位。?据统计,自1978年至2003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约70万人,回国人员达17万人。目前全国“海归”人数还在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然而来自各方面的消息表明,虽然“海龟”大量上岸,但许多地方对“海龟”依然“喊渴”。
事实上,“海归”已经成了“科教兴国”的重要参与者。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谈起过一个有趣的“50%现象”:根据科技部的有关统计,在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高级管理人员中,有50%以上的是归国留学人员;在政府科技部门司局级领导中,有50%以上的是归国留学人员;在2003年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中,有50%以上的是归国留学人员,而这个比例在年轻人中是100%。随着中国国内教育逐渐与国际接轨,可替代“海归”的人才逐渐增多,但海归派仍具有联系中外的优势。
对于“海归”们来说,要实现职场的良性流动与准确对接,要付出的代价包括时间和精力:他们需要重新熟悉中国的发展现状,适应中国的社会现实。从这个角度说,虽然“海待”潮对于学子们来说是痛苦的,但其积极意义在于,显示出中国人才市场正日趋成熟,也迫使“海归”们给自己一个理性的“估价”。
拥有海外留学和国际大公司工作经验的海归人才和在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本地人才,有人形象地称他们为“海龟派”和“山药蛋派”,这两类人才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哪一个更为重要?
海归与本土的选择是近年来国内企业界一直争论的问题。事实上无论是海归派还是本土派,都存在着其自身的局限性,海归派虽然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经验,但毕竟离开国内多年,不熟悉中国市尝政策和法律以及人情世故;本土派相对缺乏专业知识和全球眼光,容易目光短浅、管理不当等。
这些都制约了各自的发展,也使得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一时难有定论。对此,前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加入WTO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说:“其实,无论是海归派还是本土派,都是中国最需要的人才,人为的以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划分,比较谁更重要,没有必要。”
有人因此提出“新华商”的概念统领和概括,认为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商人,也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家,还包括了具有创新精神、与商务活动有关的律师、会计、职业经理人和各行业的精英。新华商应该具备以下特徵:知识性、国际化的观念、市场观念强、流动性高、精通外语、IT及互联网等专业知识、熟悉东西方商业化运作中国企业缺乏的就是这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