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高大的丹东人刘积仁曾被《华尔街日报》称为“中国软件业的脊梁”,但这位东软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并不张扬,与人交谈时倾听多于发言。他很少豪言壮语,却在沈阳一隅经营企业15年,使东软由当初的3位员工发展到现在近8000名员工,由一间简陋的校办企业发展到高居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百强的第8位,排名高于微软(中国),也远高于用友等国内其他软件公司。
1986年,刘积仁赴美国国家标准局计算机研究院计算机系统国家实验室留学,成为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东软这家中国最大软件企业的一切,都是从刘积仁的出国留学开始的。
对我来说,在美国那段学习经历最重要的是带给我一种全新的观念,直接引导我后来走上创办企业的道路。
我当时在美国国家标准局(NBS)计算机研究所做博士论文。我看到在美国,当工业界试图建立一种新的标准的时候,科研机构就拿自己的研究或成果与工业界合作。教授和工业界、政府合作紧密,一项科研成果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成为产品,大规模的生产也能推动科研的进一步进行。而在当时,国内科研还不注重成果的实用价值、市场价值,国内高校企业开发出来的科研成果大多束之高阁。
我回国后,就希望能够办一个新型的研究所,让科研与产业结合得更加密切。我的想法很简单:有了更多的资金,进一步推进科研。实际上,1987年我拿到计算机应用博士学位,成为我国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第一个博士,之后被破格提升为教授,当时我一心希望成为优秀的教师和专家,没想到的是,后来我将全部心血都倾注到这家企业上,走上了今天的道路。
和我共同创业的朋友也都是工科出身,我们这些计算机硕士、博士,都不知道怎么做企业,只能一边摸索一边完善。由于东软是从大学里出来的企业,我们一直特别重视技术,与此同时,我们还特别注意技术与业务相结合。在不断对技术进行投入的同时,我们也搞了几次比较大规模的市场运动,包括“数字圈地”。这个过程中,东软集团周围逐渐有了一大批优秀的IT跨国公司成为伙伴。东软集团在市场上不是单纯靠自己的力量,而是依靠了一个包括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的联盟,使我们在业务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东软集团有两个重要策略,第一个是建立中国软件行业的人力资源储备,东软信息学院已经成为东软自身发展人才的基础;第二个就是与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结成一个更紧密的联盟。信息学院是我们连接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一个平台,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大批客户正在共享我们学院的资源,在学校里面学习更新知识的同时,我们的合作伙伴也利用这个平台传播他们的知识。信息学院在某种意义上既是我们服务于社会、回馈社会的平台,也是东软整个业务体系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现在的商业理论与传统的理论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国际公司,后来叫跨国公司,现在叫全球性企业,在词汇演变的背后,也可以看到整个经营模式的变化。这个过程中,我们中国企业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这是我们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做出一个经营方式的选择的前提。
创新和务实是我们的口号。有人问我们是否要做“中国的微软”,我现在不想这么说。软件产业有各种不同的模式,微软是一个做产品的公司,还有IBM是做服务的公司,而东软做了另一个选择:我们是产品+服务和产品+制造业,两条腿走路的公司,这是我们的定位。我们要做微软一样在全球有影响的公司,但是东软不会按照微软那个模式发展。
我们首先要融入大环境。先不要说我要成为领导者,至少要先成为别人价值链条的一部分。我认为中国能够成为世界软件的生产制造者,只要生产者和制造者的角色有了,就可能成为创新者。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机会很多。而全球带给我们市场的机会,本质上比中国市场给予我们的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