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中关村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000年中秋节,夏颖奇和助手留学生服务总部主任初军威在管委会邀请几位留学生共度中秋之夜。他们在昏黄的路灯下等了一个多小时,几个留学生创业者匆匆赶来。当时,中关村西区还没有筹建,交通十分不便。
为什么人这么少?因为中关村留学生事业刚刚开始,为数很少的几个留学生企业散落在众多高新技术企业中间,像是星星之火。于是,夏颖奇开始筹划如何使之燎原。
如何使中关村留学生企业成为一个事业,要营造一个留学生创业和就业更加容易的生态环境。夏颖奇开始筹划政策绿色通道、全方位服务、创业孵化、大学资源共享、项目融资项目推介、政府资金支持体系,以及人才就业求职体系。最后一个体系正在建设,前六大体系的逐步完善则使中关村事业理性而激情地展开。
为营造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夏颖奇着力在海外建立了五个海外联络处,分布在美国硅谷、马里兰大学,日本东京、加拿大多伦多、英国伦敦,为那些回国创业考察参观的海归人才提供服务。然后,建立创业孵化体系,不仅仅是提供基本的物业服务,更重要的是法律咨询、财务代管、人员培训、招商引资等。第三大体系是大学和科学院资源共享体系,使留学生拥有强大的人才和科研的潜在资源。第四大体系是项目融资和项目推介体系,通过大型的项目交易会,如每年1月份中关村管委会招商项目洽谈会,5月份北京科博会,9月份电脑节,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的“三三会”,即“留学人员精品项目推介”,宣传和推荐留学生的项目。然后是留学人员的职业发展体系,并不是每一位海归都回来做老板,做董事长,做总经理,还有愿意做高级白领的,园区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位置。最后是政府的资金扶持体系,政府拿出一笔钱,为这些创业园做补贴,给留学生企业减免租金;还有,拿出一笔钱为刚刚回国创业的留学人员企业提供无偿资助。帮助他们获得科技部的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科委、教委、人事局各种资金。截止到2004年6月,管委会累计资助418户留学生创业企业,资助金额3436万元;85户企业通过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获得银行贷款6225万元。
弹指一挥,已经是6载春秋。这六个年轮里,中关村海归事业已经成长为一棵大树。在夏颖奇看来,在中关村,本土民营企业,海归企业和跨国公司已经成为3种市场力量。在国际化的背景中,后两种企业将会成为中关村未来经济的主色调。本土企业将通过各种形式完成国际化的演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对海归等国际化人才的聘用来实现市场、管理和产品技术的转型。联想对IBM的并购表明,本土色彩最浓也最成功的联想开始了自己的国际化之旅。那么,没有这样资金实力的本土民营企业如何实现转型?答案的一部分在海归身上。
夏颖奇认为,留学人员创业企业是中关村乃至中国国际化的重要载体。他们带来规范化的国际经营思路,这些思路与市场对接好以后,就是国际化的一个个范本。而这些范本的示范作用对于民营企业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留学生企业专业技术、国际化程度、市场理念和诚信守法上十分优秀,但在技术储备、市场开拓和心理承受能力上又准备不足。对策就是营造好政策、人文、资讯、人才和融资环境。
如今的中关村留学生事业可圈可点,用一组数据可以说明,2004年1~6月份领取执照的留学生企业258家,同期的2000、2001、2002与2003年分别为248、243、248和249家,说明留学生企业在稳步增长。截至2005年9月,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2800家。而百度、空中网等优秀海归企业的作为使中关村科技型经济的留学生因素立刻凸显。通过服务体系和运转平台的营造,夏颖奇和他的同事们组织了一个中国最大的留学生创业平台的旗舰。
2002年中秋节,在新世纪饭店,众多的留学生济济一堂;2003年中秋节,留学生队伍迅速扩大,在世纪金源的大宴会厅,2000名留学生把酒祝愿;2004年中秋节,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更多的留学生参加,北京市委书记刘琪亲自为50名优秀留学创业者颁奖;2005年中秋节,几乎所有的留学生都参加了中关村优秀留学人员创业者颁奖晚会……
海归抢滩演绎产业奇迹
在中关村,海归创业成功的事例很多,最新的人物是百度总裁李彦宏。也有两年内成百倍增值的公司,创业时只有15万美元资金的期纳微胜公司经过两年发展后以1800万美元出售就是很好的例证。类似的现象在中关村早已不是新闻。但无论是身价逾亿的CEO还是突飞猛进发展的公司创业者,他们对促成自己成功的因素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中关村管委会的服务。
是谁创造了中关村海归事业发展的大环境,夏颖奇归功于党和政府的政策。但是,国家的政策需要一线人员去执行。所以,具有思路和执行力的领导是一个必要条件。但使夏颖奇成为这样一个必要条件的人也值得赞誉。如力荐夏颖奇的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如北京市副市长、现任中关村管委会主任范伯元,如中关村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卫,正是他们的信任与授权,才给夏颖奇一个事业的空间,并在这个空间里,建树了中关村海归事业。
采访夏颖奇的那天中午,夏颖奇同百度CEO李彦宏、空中网CEO周云帆一起吃饭,邀请他们参与中关村留学创业的晚会,这是两位代表性的人物。李彦宏和徐勇两人1999年来到中关村创业的时候一分钱没花,以技术入股,成立百度公司,最早的时候只有500万网页,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发展到2亿网页,现在已经有8亿网页。李彦宏通过5年的时间上市,最高的时候冲到152美元,是5年来纳斯达克最高市值,创造了纳斯达克从网络泡沫和纳斯达克股市下跌,尤其是美国“9·11”经济受打击之后没有过的现象。周云帆,25岁时和同学杨宁从硅谷回来,2000年创办了一个网站叫“中国人”,带了1亿人民币的创业投资从国外回来,半年左右就给花光了,公司就卖给了搜狐,创业的遗产是中国最大的校友录网站。2002年,两个小伙子在27岁时东山再起,创办了如今的空中网。
这里是一块试验田,是中国未来文化、科技、经济与政治的试验田。留学生所带来的国际化的文化、科技、经济与政治元素必然会随着这个群体的经济能量的增大而影响到员工、上下游客户以及公众群体。夏颖奇希望这种元素的积极成分同中国传统力量充分结合,打造出中国的经济科技与文化政治的活力因素与竞争力。
2004年,《海归抢滩中关村》记录了50多家优秀企业和优秀创业者,作为主编,夏颖奇将自己的感悟、思想一并打入自己的序言和自己精心撰写的文章里。2005年,作为姊妹篇,《海归创业中关村》的出版,再一次证明留学生事业“知识创造财富,科技变革经济”的伟大之处。
中关村留学生事业演绎了中国2005年的产业奇迹与经济奇迹。“GOOGLE”对微软的挑战表明,百度和空中网等留学生企业会将资金投入研发,进行国际性的博弈……显然,在进入国际经济的主航道,中国需要一个最佳的切入点。中关村这个经济、科技和文化的板块必然有着与其他区域不同的国际化元素和国际化能力与潜力。中关村留学生事业所展示的,就是这个力量的一种产业表现和事业表现。这些经济表现将在文化和科技上产生互动,带给中国以发展的自信,在这个意义上,中关村留学生事业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事业。
在中关村这样一个充分知识化和国际化的经济区域,大学、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以及所有的高知识人群,这些交织在一起,在这国际与传统最需要对接的地方,将会结出什么样的硕果?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