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di han
每次上线,我都会习惯性的去TIGTAG社区转转,看看有没有朋友在自己的帖子上留言,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解答的,看看有什么新鲜事,又有多少伤心人。
我出国的时候,网络在我所在的城市并不普及,我甚至连网络是什么都不知道就走了。现在看到TIGTAG的朋友们仍然在孜孜不倦的谈论着出国、签证,谈论着他们的情感故事,谈论着心中的理想、未来。我常想,如果那时我上网,到过TIGTAG,也许自己就走不了了。如果那时的我,听到些大家发自内心的话,听到些真实的出国故事,我就会有机会分析各种各样的资讯,就有可能建立起自己对出国的更明确的想法,也许,对于出国的决定,我就会犹豫一下。
而这样小小的犹豫和怀疑,也许会导致在上飞机前那一刹那,我能够像一个任性的孩子,什么都不顾,什么都不想,一下子扑到爸爸妈妈的怀里;也许会使我稍微抛弃一点所谓的坚强,任眼泪自由的流出来,而不是倔强的转过身去大步离开。如果真的那样的话,我知道,我便真的走不了了。
走不了,生活依然继续,梦想不会消失(毕竟从没有把出国作为过“梦想”)。那么,现在的我又会在哪里?会不会也有时间,有灵感坐在电脑前写这样的文字,或是写下些更加美丽而多情的故事?会不会学会做饭,会不会像现在这样21岁了仍然如此眷恋妈妈温暖的怀抱?而爸爸妈妈,两鬓的白发又会不会少一些呢?……
那天爸爸开车带妈妈和我去赴朋友的晚宴,他边开车边说,他现在十分后悔把我送出来。他情绪激动的说,你们这些留学生毕业后在澳洲进不了主流社会,找工作和移民都要看运气;回国又像个傻子一样,对复杂的中国社会不能适应,心气还高。但是现在本科到处是,研究生马上要扩招,留学生那么多你也不是不知道。要是自然科学也好,偏都是些学商的,国内大把的会计金融人才,你们这些人不再拿个中国的注册会计师根本没法在国内工作!我们花那么多钱送你出国读书,有什么意义呢?你知道,感情上我和你妈妈付出了多少?!
黑暗中,我不知道说什么。难道真的像爸爸说的那么悲观,我变得哪里都去不了了吗?而我每次回家就觉得离家更远是不是这个原因呢?还是我贪慕做留学生的虚荣,用永远无法向谁完全讲诉的这几年出国的经历来安慰自己,却不肯承认我走错了路呢?
如果你是个出国很久的人,此时的你也许会不屑看我的文字,你明白生活不会因为我们的敏感怀旧而给我们半点甜头;如果你是个还在挣扎着要出来的人,你也许觉得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想要动摇你出来的决心。说实话,我跟你一样,真想成为一只骄傲的“海龟”,一只“金领海龟”,像中关村的那些精英们;而成不了也没关系,我也甘心做只泼辣存活的“土鳖”,哪怕抬头的天只有瓦罐口大,只要我可以和我爱的人们在一起,就可以拥有简单而廉价的快乐。
但是现在,我们这些留学生,骑虎难下了。
我有一个朋友常念叨,人,不要把自己当回事。但是自己想不把自己当回事都难了。每个留过学的人的头上,都被扣了个说不上华丽的头冠,带着它出去,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值就高一点。丁点不够好,我们就是不成器的留学生;犯点错误,我们就浪得虚名。从大处说,社会从对海归派的盲目崇拜到理性的接受或拒绝是件好事;从小处说,我们要想不砸这块牌子,非得对自己提更高的要求,以达到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小留学生的未来难测,而那些放弃了国内的工作,出国重新开始的研究生们,如果只是学个一年半载又没有国外的工作经验,回去又真的都能成为“金领”吗?如果成不了金领,如果无法移民,如果在澳洲也找不到工作,如果从出国的经历中,我们得不到一点实质的东西,我们是否真的要继续高唱我们的理想,继续逢人就讲人生重在参与的道理呢?就像科学技术,如果不能真正的转化成生产力,是否还有为它继续投资的意义呢?留学生,如果不能发光,对它投入的时间、金钱、感情,是否值得呢?
忌讳忌讳,我曾经最不喜欢问值不值得的问题,因为已经没有意义这样问来问去了。在这个问题上,我刚出国半年时比现在有更大的勇气和智慧。
记得我在新西兰的时候,在18岁生日前闹着要搬家,搬出寄宿家庭,自己租房子做饭。当时住在一个熟人家里,她好心的对我说,你算算你学费多少钱,你是来学习的,以这样昂贵的代价来学习“独立”值不值得?当时的我逆反心理很重,我在日记里写下这样的话:值不值得任何人说了也不算,更不能用什么具体的东西来衡量,只要在我心里的天平上,收获的远远大于失去的,它就是值得的。
那时的我想的并不多,我的生活简单的很,我的心像奥克兰的天空一样空旷而湛蓝,那时的我做的决定,却可以给现在自以为成熟很多的自己一点启发和触动。如果我老了,风尘仆仆而两手空空的我也许真的后悔出国的决定,付出的一切代价可能是不值得的;但是,我还年轻,对一个年轻人来说,从打算出国开始,那些希望、失望、焦虑、无奈,那些可以在论坛里说出来的话和那些永远说不清,道不明,在心底纠缠盘旋的感觉;那些一个人走过来的点点滴滴,在尚未成型的人生里,也许比处心积虑成为一个金领海龟更珍贵。值不值得,不在别人,甚至不在这个社会如何看,而在我心里。我回忆起那些人和事,总是忍不住抽抽嘴角笑笑;每次回悉尼,我提起箱子,像个武士一样充满信心的走出机场时,谁又能说它不值得呢?
那天,听完爸爸悲观的论调下车时,一直不说话的妈妈对爸爸说,我觉得孩子走的路没错,你看,她都这么大了。
我可爱的妈妈,她心里知道,眼前这个长大了的女儿,正是因为她走了出国的路才会有此时此刻的样子和思维。换个环境,换条路,她便不再是她,而是另一个女孩了。
换条路,就是另一个你,有什么好比的?不比了。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相信读者对上述文章观点有自己的辨别和判断能力。
本文为Tigtag滴答出国资讯网长期征稿活动作品。如需转载必须征得本站及原作者同意。
|